2010年8月12日星期四

數學笑話1

有一次在美國一場關於教育問題的演講上﹐一個數學家講了個笑 話來說明美國數學教育的失敗。他說:”在某個大學裡﹐有一次一個 橄欖球隊員因為學業成績太差而將被學校退學。教練替這個隊員 向他的數學教授求情﹐教練說這個學生對球隊太重要了﹐希望 教授無論如何也要給這個學生一個補考的機會。央求許久之後﹐ 教授勉為其難的答應了。補考當天﹐教練帶著學生到考場。教授說: 這次題目非常簡單﹐如果你答對﹐這學期就過了。題目是---根號 4等於多少?你有一個小時的時間作答。於是﹐學生開始埋頭計算﹐ 時而望著天花板苦思。教練則緊張的坐在旁邊。最後﹐一個小時到了﹐ 這個學生顫抖的伸出兩隻指頭﹐怯懦的說:”2..."。教授還未回答﹐ 教練就跳起來大喊:"再給他一次機會!!”
數學家講完這個笑話後發現全場聽眾都沒反應﹐只有一個人哈哈大笑﹐ 原來這個人手上拿了一個計算機。

讀後感:
看了不懂笑點在哪裡?其實這則笑話是在諷刺人類對電子工具的依賴。全場除了一
個人外,其他人都不笑,那是因為他們也不懂真正的答案是什麼,只有那個拿著計算機的人知道原來那個教練的數學比那運動員還差。
  在學校教書的這幾年,發現到學生對計算機的依賴有越來越嚴重的趋勢。越來越多學生連一些簡單的運算像兩位數的加減法,分數的化簡等的都是用計算機來算才能安心,對自己的運算能力完全沒有信心,這真是很可悲。上課時不用計算機做一些整數的運算,學生卻覺得很神奇,其實心算是慢慢練出來的吧,我也沒有學過心算,就自己去找尋一套適合自己運算的「路徑」,再加以訓練常用,慢慢的就可以算很快了啊,沒什麼好佩服的。
  科技帶來的方便卻使到人們過於依賴科技。學生常說的一句話,電腦都都可以算了,還要學這樣多來幹嘛,交給電腦就好了。無可否認,現今還是有很多人才掘起,但這些人才相信都是因為基础打得穩,內功很深厚的一群人吧。一個完全沒有理論和概念的人,所談的一些很多時候都只是空談,光是給你一台電腦對於你也是無助於事,它不過是能幫你解決你所給的式子,前提是你要給電腦這個式子,若你沒有把那式子列出來的思考能力,科技又如何幫得到你呢?
  在我們應用科技的同時,是不也該好好想想到底我們應用到什麼程度呢?物極必反是我們中華文化祖先早就發現的道理,而中庸之道正是我們所推崇的。如何有效的應用科技對我們而言是一個很大的考驗與決擇。有智慧的人懂得利用工具,盲目的人反而會被工具利用,各位讓我們來做個有智慧的人吧。

ps:雖然我不覺得我有智慧,哈哈哈…..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